棗莊新聞網訊 近年來,市中區永安鎮聶莊村扎實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強黨建、促經濟、惠民生、保生態、倡文明,走出一條新時代文明實踐引領產業興旺之路。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該村加大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配備了會議室140平方米,可容納100人開會,圖書館有50平方米,能容納30多人看書、學習,有2000多本歷史、醫學、科普等書籍,老年娛樂室100平方米,還有麻將、象棋、乒乓球桌等一些活動器材。建成了100平方米的聶莊黨史村史館,目前已迎接省、市、區各級參觀檢查百余次千余人,每年來紅色黨史村史展館學習的可達10000人次,作為市中區首個村史館更是帶動聶莊村成為黨建示范亮點村。
積極開展志愿服務。為關愛留守兒童,村里成立4點半學校,可容30個學生左右,組織志愿者在放學后免費照看孩子,關心關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組建文體活動志愿服務隊,在村西1500多平方米的廣場,每天組織志愿者早上帶領群眾在廣場跳舞,鍛煉身體。加強環境整治,組織環境保護志愿者開展“愛村愛家,清理衛生”等活動。
加強黨建引領。充分發揮黨員志愿者先進示范作用,帶領全村致富。由村黨組織牽頭,投資500余萬元整合村內原有的18個現代農業蔬菜大棚,建成高標準溫室大棚,成立了棗莊市市中區互惠有機蔬菜專業合作社,村級集體收入達到30余萬元。通過發揮黨員志愿者先進性和致富能人帶動,依托現代農業大棚種植優勢,大力發展蔬菜大棚產業,該村走出一條“企業發展、農民致富、集體增收”的成功路子,實現新時代文明引領興產業、產業興旺促脫貧。
打造優美生態環境。依托九頂蓮花山漢墓群、高山景區、岳飛放馬場等歷史人文景觀和馬場古村影視基地,在村“兩委”的共同努力下,為全村群眾提供了優美的生態環境。該村“兩委”先后協調資金近800萬元,硬化路面2萬余平方米、6.5公里左右,加寬橋梁工程2座,并為村內道路安裝了路燈,實現了戶戶通水泥路、戶戶通自來水和道路硬化、凈化、亮化和美化“四化”等多項工程,改善了居民出行環境。圍繞環城森林公園綠道建設,修通了南部山區的環山道路10多公里,栽植各類景觀樹木6萬7千多棵,使過去的羊腸小道變成了景觀漫道。 (記者 姜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