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新聞網訊 近年來,市中區司法局牢固樹立“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充分發揮司法行政職能作用,緊緊圍繞“工業強區、產業興區、城建立區”戰略,持續加強法治建設,優化法律服務,厚植法治土壤,助力打造法治營商環境新高地。
市中區不斷強化執法監督,嚴格規范行政執法行為。今年上半年完成審驗申領行政執法證713人,審核新辦人員100人,注銷26人。加大行政執法人員業務培訓力度,組織業務培訓2場次157人次,法治能力測試64人次。同時,制定出臺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實施方案,推動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權力事項網上運行。常態化開展執法案卷評查活動,在全市首創建立行政執法監督員和企業聯系點制度,特邀10名行政執法監督員,并確定10個企業聯系點,拓寬社會力量參與行政執法監督渠道。指導行政執法部門落實“不罰、輕罰”清單,讓企業真正感受到“執法溫度”。
該區創新打造“盛北商貿法治文化城”,建立服務中小微企業發展辦公室,組建一支9人服務中小微企業法律顧問團隊,開展“法律管家”服務活動,常態化深入企業“把脈問診”,促進了優質法律服務資源向商貿城小微企業流動。深入開展涉企涉商糾紛排查化解,著力構建和諧穩定的用工環境。聯合區法院建立訴前人民調解委員會,推行“多元解紛+速裁”模式,訴前化解案件同比提升3.4倍。選派調解員、公證員入駐齊村金融法庭,防控金融風險,形成“訴調對接公證”服務模式,節省了辦案成本。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該區組建了21名律師疫情防控法律服務團,為保障企業復工復產提供精準法律服務,3年來累計為企業提供免費咨詢700余次,排查法律風險120條,輸送法律建議130條,為企業避免和挽回經濟損失3000余萬元。該區還暢通法律援助渠道,優先受理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農民工和特困職工的法律援助申請,拓展法律援助覆蓋面。充分整合基層社會治理資源職能優勢,組建600人志愿服務團隊,構建“1+1+N”服務模式,進一步拓寬了婦女兒童維權工作渠道,打造了市中特色的婦女兒童法治維權“小紅傘”品牌,受到社會各界廣泛好評。(記者 王兆虎 通訊員 王海楠 王榮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