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新聞網訊 “孫女假日期間在村里文化驛站免費學國學,《三字經》《弟子規》背得呱呱叫,還學會剪紙呢?!笔兄袇^光明路街道丁莊村村民梁克紅高興地對記者說。
“孩子們身著傳統服飾參加國學教育活動,文化驛站從每一方面都營造出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驅W禮儀或剪紙或誦讀國學經典,像一幅幅古色古香‘畫卷’,讓他們從小感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泵耖g剪紙藝人李筱凡談起國學教育深有感觸。
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民族的血脈,是一個民族自信的源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
近年來,市中區光明路街道把弘揚傳統文化作為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的“助推器”,修繕了嶧縣八景故地荀卿祠,創辦了“孔子學堂”,充分發揮民間藝術資源,利用節假日開展“國學小課堂”公益活動,向孩子們免費傳授國學、書法、剪紙等。同時,該街道還以刻瓷、烙畫、面塑等非遺文化為抓手,不斷創新參與形式,積極建立優秀傳統文化的全民共建共享機制,使其從“典籍化”轉為“現實化”,讓群眾看得見、聽得懂、摸得到、學得會,不斷提升群眾文明素質,為建設文明街道提供了充沛的精神動力和厚重的道德支撐,庚續文化血脈,激發文化自信。(記者 尋文波 通訊員 吉喆 攝影報道)
學習剪紙技藝
國學老師在向學生傳授傳統禮儀
向長輩敬茶
學習包粽子
展示書法作品
表演傳統節目
誦讀《弟子規》
學習烙畫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