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新聞網訊 10月14日,市委宣傳部舉辦“山東這十年·棗莊”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邀請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有關負責同志介紹我市推動社會保險體系高質量發展情況。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人社部門堅持以“人人享有社會保障”為目標,不斷完善各項社會保障政策,穩步提升社會保障待遇水平,在全民參保、基金管理、經辦服務等方面強化突破,全市社會保險體系取得長足發展,為我市創新轉型高質量發展構筑了堅實的“安全網”。截至2021年,我市養老、工傷、失業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283.20萬人、44.74萬人、42.26萬人,較2012年分別增加37.36萬人、3.61萬人、8.18萬人。
10年間,我市社會保險事業發展成績顯著,各項社會保險制度不斷完善。通過分時、分步將農村居民、城鎮居民、未參保集體企業職工等群體全部納入養老保險統籌范圍,我市實現了養老保險政策實現人群全覆蓋。將貧困人員納入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養老保險在政策上實現不分社會群體、不分企業性質、不分用工形式均可參保繳費。各項社會保險統籌層次不斷提升,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實現全國統籌。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市應撥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金21.43億元,全部落實到被征地農民居民養老保險個人帳戶,落實率達到100%,實現了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得到全面落實。如今,全市216家基層快遞網點全部參保,896名快遞員完成工傷保險參保登記,有力保障新業態就業人員合法權益。
各項社會保險待遇水平連續提高。截至2022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待遇比2012年增長62%,機關事業退休人員養老待遇比2012年增長59%。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由2012年55元提高至2022年160元,增長191%。調整工傷保險一級至四級工傷職工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和工亡職工供養親屬撫恤金三項定期待遇,惠及全市2300名工傷職工及工亡職工供養親屬。
堅持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力貫徹落實“一攬子”援企穩崗、助企紓困政策,嚴格落實階段性減免社保費政策,擴大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費政策實施范圍,擴大穩崗返還支持力度,延續階段性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率。(記者 王龍飛 攝影 甄宗奎)